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科学家从零开始、艰难探索带领团队为祖国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海防长城”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刘永坦近日,中宣部授予他
“时代楷模”称号!
年少时
他在心里埋下以身报国的种子
1936年
刘永坦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战火纷飞、颠沛流离
这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父亲常常告诉刘永坦
科学可以救国,可以振兴中华
“你们把书念好了
将来就能够实现强国的愿望
国家强大起来了
老百姓才不会这么受欺负”
从此
“把书读好报效祖国”
成为少年刘永坦唯一的志向
1953年, 刘永坦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之后作为预备师资之一
被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
1958年,刘永坦回到哈工大
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
“中国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
这就是我要做的!”
1978年,已是哈工大副教授的刘永坦,来到英国进修,通过这次科研任务,他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
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
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
因此,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
致力研制新体制雷达
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刘永坦看清了现代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也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
这就是我要做的!”
1981年
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
他下定决心
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快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当目标出现在新体制雷达屏幕上
他们抱头痛哭
然而,当时全球范围内
新体制雷达只是刚刚起步
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
更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供借鉴
刘永坦的想法招来一片质疑声
面对这些,他没有动摇
在国家的支持下,十个月时间
刘永坦组织的六人团队
就拿出了二十多万字的预研方案
1986年
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
建设新体制雷达实验站
选址地远离人烟
科研人员住在四面漏风的简易房子里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几个月
然而,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成果
一到实际应用场景下就状况频出
雷达根本分辨不出茫茫大海上
哪是真正的目标
直到1990年4月3日
新体制雷达的屏幕上
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光点
当他们确定
这就是新体制雷达技术
探测到的海上远距离目标时
大家激动地抱头痛哭
几十年潜心科研
他想“为中国人做点事”
1991年
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同年,刘永坦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年近花甲,功成名就
很多人以为刘永坦该歇歇了
但他又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
为国家研制出一套
能布置在我们国防海防线上的
可供实用的装备工程
十几年时间,刘永坦的团队长期驻扎海边
设计——实验——失败——总结——再实验
……
刘永坦领着团队进行了更加艰辛的磨炼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 刘永坦(右一)与团队成员在一起 (图/哈尔滨工业大学)
终于,2011年
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
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
攻克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
这次实验成功后
刘永坦站在海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他终于完成了多年来的宏愿
也完成父亲对他的嘱托
“为中国人做点事”
2019年1月8日
83岁高龄的刘永坦
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年8月3日
他和妻子冯秉瑞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设立永瑞基金
旨在聚焦国防电子工程领域
助力学校培养更多杰出人才